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一零二七章 塞北信使

第一零二七章 塞北信使(第2/2页)

    如果使用百v度A*PP或者U*C/Q.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或者安-全模式(今日*头条须关闭安-全模式)

结束之后,他的精力就已经转移到了另外的事情上了。

    来自科尔沁左旗的使者队伍,携带着科尔沁左旗之主斋桑贝勒的多封书信,已经悄没声息地抵达了北京城。

    斋桑贝勒派来送信的队伍里有一个领路的人,算得上是科尔沁和理藩院这边都放心的一个人了。

    这个人,正是满珠习礼从小到大的伙伴和侍从阿格拉巴日。

    当初,哈斯干和阿格拉巴日被派回到科尔沁左翼蒙古部落领地,顺利地找到并且带回了宜妃乌兰图雅和宁妃苏日娜的亲眷家人,还有他们自己的亲人。

    从那往后,哈斯干和阿格拉巴日就获得了兰贵妃、宜妃、宁妃这些人的信任,也跟着获得了崇祯皇帝、理藩院和内务府的信任。

    等到崇祯皇帝下定了决心,要尝试着拉拢和策反科尔沁左翼蒙古人的时候,就授意兰贵妃和满珠习礼,将阿格拉巴日派回到了科尔沁左翼蒙古部落,派回到了斋桑的身边做事,让哈斯干与阿格拉巴日两个人充当起了你来我往的带路人。

    来自后世的崇祯皇帝心里非常清楚,在这样一个通信手段极端落后的时代,若是没有双方都可以信任的人居中牵线搭桥,作为带路人,不管是他自己,还是科尔沁左旗的旗主斋桑贝勒,都无法相信对方派来的使者或者商队究竟是不是真的。

    至于那些以双方的名义传递来传递去的至关重要的信件,就更加无法保证其真伪了。

    还好,那些自幼就跟着满珠习礼一起长大并深受海兰珠和满珠习礼等人信任的科尔沁护卫们,十分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因为这些人也同时深受海兰珠和满珠习礼之父科尔沁左旗旗主斋桑贝勒的信任。

    崇祯四年五月初六日上午巳时,崇祯皇帝在贵妃海兰珠和满珠习礼的陪同下,同时也在恭顺侯吴惟英和理藩院两位副使姜曰广和多尔济达尔罕等外臣的陪同下,接见了阿格拉巴日以及跟着阿格拉巴日前来大明京师的科尔沁左翼蒙古部落的核心人物之一科尔沁左旗的固山贝勒伊尔都齐。

    整个科尔沁蒙古,在格勒珠尔根的会盟之中,被黄台吉改编为了科尔沁前后左右四旗。

    其中,与漠北蒙古诸部接壤的阿鲁科尔沁蒙古,成为了科尔沁前旗;

    定居于格勒珠尔根一带的脑温科尔沁蒙古部落,成为了科尔沁后旗;

    原来的科尔沁左翼即斋桑贝勒所属各部,成为了科尔沁左旗,科尔沁右翼即孔果尔贝勒所属各部罗,成为科尔沁右旗。

    这些人马相对较多的科尔沁蒙古部落,接受了黄台吉在会盟中的命令之后,也都按照女真八旗的编制做了整编。

    之前各支科尔沁蒙古人原本极其松散的部落联盟性质,虽然并没有因为这样一次不情不愿的整编而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在形式却也有了不小的变化。

    女真人的八旗制度,什么旗主、固山、梅勒、甲喇、牛录之类的官职名号,也开始在科尔沁四旗之中叫上了。

    实际上,女真人的所谓固山之类的编制,就出自于蒙古,是万户的意思。

    如今这个源自蒙古的制度,竟然又以女真八旗的名义回流到了科尔沁蒙古人这里。

    而这一次,代表斋桑前来大明京师观察情况的伊尔都齐,就是科尔沁左旗旗主贝勒斋桑麾下的固山贝勒。

    而这个所谓的贝勒,是多罗贝勒,比和硕贝勒低上一等,正是黄台吉为了分化科尔沁左翼,而特意赏给伊尔都齐的名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